9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在知新楼A304举行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全体教研室教师参加。会议重点围绕课程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和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学设计与互动方法展开研讨。
备课会第一阶段,由原理老师就第五讲内容进行说课。他从构建大一统政治秩序、推行统一经济政策、重塑社会生活结构、形成文化融汇格局四个方面作了系统讲解,并分享了相关教学案例与课堂互动设计。在课堂小结部分,原理老师建议采用“现场连线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本讲关键内容串联起来,深化对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形成历程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阶段,与会教师聚焦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展开专题研讨。大家结合教学实践充分交流,明确了本讲的核心教学问题,为后续教学实施奠定了基础。
此次集体备课通过深入研讨与经验共享,进一步厘清了第五讲、第六讲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统一了教学思路与方法,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