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研讨 共筑育人新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5-09-18 作者:董婷婷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9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于知新楼A206会议室组织召开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李宁副教授主持,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展开深入研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李宁副教授在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李宁副教授介绍了本次集体备课的议程安排与主题背景。他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对推进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教师通过集体研讨,积极探索教学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

黄婉嫱老师担任本次备课会的主讲教师,以“学情与教材分析—重难点解析—教学设计—反思与答疑”为逻辑主线,系统梳理了第二章整体教学内容,重点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这一核心要点,并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教学难点作了深入剖析。

在说课环节,黄婉嫱老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这一重要论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中国特色作了全面解读,着重阐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等重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她综合运用对比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通过中美现代化路径对比等典型案例,增强教学内容层次性与说服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就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创新、案例选取及学情应对等问题开展了充分交流。李宁副教授在总结中对黄婉嫱老师的说课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他指出,教师应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精准选择案例,注重贴近学生实际,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研室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的把握,拓展了教学思路。

黄婉嫱老师正在领学分享

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本次备课会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扎实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审:贤桂月 二审:周献策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