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3月18日下午,2025年“大思政课”工作坊第五期活动在教师发展中心“大思政课”工作坊举行,本次活动主讲人为梁彩花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云芸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陈安妮老师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周瑞超同志和梁彩花教授合影
活动前,广西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周瑞超同志莅临指导,并对梁彩花教授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多向梁教授学习和请教,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活动中,梁教授围绕“一流教师授课技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策略”这一主题,重点从掌握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教学主要原则、讲课的中心环节、讲课要注意非语言因素、培养和形成一流的授课技巧注意要点、授课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六个教学核心策略展开论述。
梁彩花教授正在进行授课
梁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她强调,在教学过程要遵循教学双边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规律。梁教授特别提到,教师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并将其与新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谈到教学主要原则时,梁教授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具有五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统一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梁教授指出,讲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讲课质量。她认为一堂成功的教学,要具备三点内容:目标明确,即教什么;内容正确,即政治性;方法恰当,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梁教授强调讲课要注意非语言因素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调等非语言因素对课堂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梁教授建议,教师要通过良好的非语言表达,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年轻教师们正认真聆听梁教授授课
梁教授提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技巧,形成一流的教学风格。教师要注重以下五点:一是教师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性”;二是把握时间要注意“高效性”;三是教学手段要注意“时效性”;四是教学仪态要注意“亲和性”;五是善于提问、观察和总结。
梁教授还特别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的语言表达具备逻辑性、形象性、感染性、趣味性、精确性、启发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思考。梁教授建议,教师应注重语言的节奏感、情感表达和修辞技巧,使课堂语言既严谨又生动,既深刻又通俗,从而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梁教授和老师们现场互动
此次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梁教授的授课内容,紧扣主题、内容丰富,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既深刻严谨,又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