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受邀组织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市场营销、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部分学生参加由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市民宗委主办的“欢乐“三月三”·同心共传承”2025年南宁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嘉年华助农展销活动。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现场助卖、网络直播等方式,助力壮、瑶等少数民族农产品推广,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专业赋能,青春助农聚合力
活动现场,同学们分工协作,市场营销专业同学负责线下展位推广,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瑶族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背景、营养价值及文化内涵;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学学生则架起直播设备,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带货,以生动活泼的互动方式吸引网友下单购买,直播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详细讲解产品特点,还结合民族文化背景,讲述乡村振兴故事,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同感。
(图为学生们在展位开展瑶乡农产品助卖)
实践育人,民族团结谱新篇
“作为一名畲族青年,我深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互帮互助。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团结。今天,我们通过直播带货、现场推广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不仅是在帮助瑶族同胞增收,更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参与活动的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兰舒婕表示。
(图为畲族女生兰舒婕现场直播介绍现场活动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宁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在助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团结意识。通过亲身参与,他们更加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认识到青年一代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
(图为参与活动的部分学生与指导老师合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思政+专业+实践”育人创新模式,通过将思政课与专业相结合,搭建更多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