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亮乾教授倾囊相授,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提升课题申报能力

时间:2025-09-17 作者:周亭熹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有效提升教师科研课题申报能力,助力学院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期“大思政课”工作坊,特邀学术造诣深厚、评审经验丰富的苏亮乾教授,作题为“课题申报培训”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苏亮乾教授直指“选题”是决定申报成败的核心关键。他强调,课题指南是方向性参考而非标准答案,一个好的选题必须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他鼓励教师们打破思维定式,从综合视角自拟题目、修改学科选题或自主设计课题,以避免重复申报,提升创新价值。

就如何把握前沿趋势,苏教授深入剖析了优秀选题所具备的七大特征,并引导教师从源头性问题、社会现实需求及学科交叉融合中挖掘创新点。他特别建议,选题应巧妙结合本地特色,将本土实践与宏观理论相对接,并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这一思路。此外,苏教授还指出,要善于从自身前期研究成果中提炼延续性与创新点,做到扬长避短,形成独特优势。

 

针对申报书撰写的实操环节,苏教授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精细指导。他从“选题依据”破题,强调引言需精准、学术史梳理需全面且有评析,从而清晰勾勒出研究的创新路径。对“研究内容”,他建议以目录式框架呈现思路,明确对象、重点难点及可行性计划。关于“创新之处”,他提醒要客观凝练学术思想、方法或资料上的独特贡献。此外,他对预期成果、研究基础与参考文献等模块的撰写要点也进行了精要说明。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极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有效解答了教师们在实际申报中的诸多困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干货”满满,针对性极强,使他们对课题申报的全流程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信心大增。大家将积极消化培训内容,力争在高层级科研项目立项上实现新突破,为学院科研事业注入新动能。

 

一审:贤桂月 二审:周献策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