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备课会,研讨三大主题教学重难点

时间:2025-04-26 作者:梁雪倩、刘勇、陈安妮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大成楼C204教室召开第五次备课会。董婷婷、李宁、陈安妮三位老师担任主讲人,围绕教材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全面依法治国”三个章节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此次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韦凤主持,全体教研室成员参会。

 

董婷婷老师正在领学

董婷婷老师负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题的领学。教学重难点方面,重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难点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涵盖领域广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攻克重难点,董老师计划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引入深圳、上海自贸区等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中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李宁老师正在领学

李宁老师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主题展开分享。教学重点为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推进,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布局。而教学难点在于教育、科技、人才的多重系统集成功能,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等多个系统中发挥着复杂且重要的集成作用,学生难以全面把握。李宁老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深入剖析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意义,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同时,结合国际形势,在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的大背景下,强调我国科技在关键核心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面临外部战略打压,凸显深入实施科教兴国等战略的紧迫性。

 

陈安妮老师正在领学

陈安妮老师对“全面依法治国”主题进行领学。教学重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难点则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其包含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等多个层面,内涵丰富,理解难度较大。陈安妮老师运用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多元方式,以 2024 年“两高报告””十大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内涵与司法实践。此外,立足学生专业特色,解读2024年新出台的《学位法》《学前教育法》等法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整个讨论环节,教师们各抒己见,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围绕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等方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此次备课会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清晰思路和有力保障。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达成诸多共识,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使命感与责任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

一审:贤桂月 二审:周献策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