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9月18日晚,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我校于空港校区田径场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报告会。此次报告会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学工处教师代表以及2025级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报告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陆世宏教授作题为《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报告。陆世宏教授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回顾了“九一八”事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强调铭记历史、自强不息是当代青年应有的历史觉悟与责任担当。他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围绕“五个共同”“五个认同”“五个相”“四个与共”以及“十二个必须”等重要内容,全面解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陆世宏教授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核心工作。他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提出十二条实践育人路径,涵盖军事训练、红色文化传承、礼仪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活动打造、节庆文化参与、公益志愿服务、语言能力提升、馆藏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实践、“行走的思政课”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些路径体系完整、举措务实,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整场报告主题鲜明、内容翔实,兼具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为师生提升政治站位、深化认识、推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南。与会师生表示,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教育引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其深度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携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本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为全校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广泛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