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思路,2025年8月28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知新楼A208教室召开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备课会。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陈卓蔓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陈卓蔓老师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韦月俏老师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介绍。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韦月俏老师做课程教学部署
随后,黄佳老师和李婷婷老师分别对《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专题和《阔步迈向农业强国》专题进行领学。黄佳老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导入讲述我国艰难曲折的14年抗战历史,从铭记历史、正义必胜,民族壮举、浓墨重彩,精神丰碑、永不磨灭和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说课,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引述的史料丰富多元,所举案例鲜活具体、数据详实精准,为与会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参考。李婷婷老师通过AI辅助教学,紧密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开展的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广西乡村振兴的特色案例讲述我们为啥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和我们要怎样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详实具体的教学思路帮助与会老师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黄佳老师正在领学
李婷婷老师正在领学
会上,黄琳副教授进行点评指导,她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覆盖了全校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任课老师要因材施教。在《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专题内容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知识衔接,教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侧重体现导向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黄琳副教授正在进行点评指导
党总支副书记胡泊副教授对与会老师存在的备课难点进行答疑解惑,并指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任课教师要深耕教学内容,回应学生关切,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判和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时代新人。
党总支副书记胡泊副教授进行点评指导
会议最后,韦月俏主任进行总结,指出两位老师的领学结构清晰,视角多元,内容丰富,使用的案例紧密结合了区情和校情,老师们要追根溯源,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深挖案例和专题内容的内在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有效提升课堂效能。她鼓励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投身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新路径,切实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此次备课会为新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筑牢基石,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拉开了序幕。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精细化备课为核心抓手,以扎实备课推动思政育人走深走实,助力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感悟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