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开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专题党课学习​

时间:2025-04-09 作者:邓鑫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化党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4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专题党课学习。此次党课由黄雅丽博士主讲,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第四章为切入点,为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意义的思想盛宴。

黄雅丽博士以清晰的逻辑框架,从四个历史维度系统梳理并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生长的早期图景。她首先介绍了十月革命前,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已开始零散接触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这为后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埋下伏笔。接着,着重阐述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先进分子看到新希望,马克思主义由此在中国真正开始传播,众多先进知识分子投身于研究与宣传之中。随后,详细讲解五四运动如何极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加深影响。最后,剖析了苏俄、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华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情况及特点,点明中国先进分子接受的是具有完整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且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的马克思主义。​

在深入分析苏俄与共产国际影响时,黄雅丽博士特别强调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自觉,以及他们坚持阶级斗争学说与社会革命论的鲜明立场,其 “学习—研究—宣传”的严谨治学路径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借鉴。她指出,思政课教师应秉持严谨态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生动地将理论传授给学生,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议总结环节,黄琳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她表示,此次学习通过史料梳理与理论阐释的有机融合,加深了支部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流的认知。党员教师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历史脉络,共同追溯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初心,这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与学理支撑。她强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支部教师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此次专题党课学习,不仅丰富了党员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更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激励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讲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故事,培养更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

一审:贤桂月 二审:周献策 三审:蒋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