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泊老师个人简介:
胡泊,男,职称副教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员。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思想
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
学习经历:1996.09-2000.07,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本科毕业;2008.09-2011.01,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科研成果:近年来,主持完成校级科研和教改课题校级4项(含教改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省部级A类教改课题2项,参与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市厅级思政课题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3篇。2021年,主要参与撰写的工作案例收录进《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创新工作典型案例》。
荣誉和奖励: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1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先后获广西区思政教学类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类比赛二等奖1项;主责指导学生获得思政教学教育类比赛广西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奖1次; 2024年获第二届广西高校党务工作者基本功大赛(民办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组)一等奖。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
胡泊老师带队指导《西部青春志》微电影拍摄荣获自治区教育厅三等奖
在广西外国语学院,有这样一位思政课教师:他衣着朴素,眼神却明亮如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中美关系、俄乌局势、人工智能伦理等热点话题相联结;他立足基层实际构建起多维立体的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优秀党支部;他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泊,一位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的领航者,一位扎根党务工作与教书育人领域书写赤诚的共产党员。
一、三尺讲台育英才:让理论在时代脉搏中跃动
“同学们关注到我们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了吗?在《六国论》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面对特朗普肆意挥舞的关税大棒,奉陪到底就是我们中国的态度!而我们反制的底气则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息息相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堂上,胡泊总能以这样的方式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此外,胡泊老师拥有深厚的军事思想研究背景,这使得他的课堂独具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精华与现代案例相结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形势与政策》的授课过程中,既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又让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喜爱。
这种“新闻进教案、热点入课堂”的教学特色,源自胡泊对思政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理论知识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思政课只有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增强课堂的现实意义与吸引力。胡老师始终保持对时事热点的敏锐触觉,不仅每日定时浏览“学习强国”平台,还持续关注多个权威时政、经济、文化类公众号。他将这些信息源精心整合,构建起专属的“时事资源库”,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分类与标注,为教学、研讨等工作储备丰富鲜活的案例素材。基于此,胡老师的课就像思想版“新闻周刊”,学生既要当评论员又要做分析师。这种授课方式不仅提升了思政课吸引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在胡泊老师的感召和指导下,4名学生选择跨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生,1人考入湖南文理学院。
胡泊老师在广西外国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在教学质量把控上,毕业于炮兵学院的胡老师将军人特有的严谨作风深深融入教育工作中,在教学中推行“三严”准则:严控课堂纪律——采用随机提问接龙的方式,让学生时刻保持专注,确保课堂上百分百抬头率;严格过程考核——针对每个章节精心设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深化理解;严把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社会大课堂开展现场教学,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活起来”。在他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指导下,教学成果斐然。近三年,学生评教平均分高达96分,充分彰显其深受学生认可;他还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指导方法,带领学生在思政教学教育类比赛中斩获广西区二等奖2项,以亮眼成绩证明了其严谨教学模式的显著成效 。
二、党建引领树标杆:打造思政育人的红色引擎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胡泊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带领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革命旧址中追寻先辈足迹;定期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会,深度研讨党的创新理论;更主动走进社区、校园,将思政课堂搬到社会一线,用生动宣讲传播党的声音,让党日活动既有历史厚度,又充满时代温度。支部同志谈及他时,无不感慨:“胡书记就像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工作时一丝不苟,每个活动细节都反复推敲;又如一本厚重的典籍,字里行间镌刻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务实作风让党建工作扎根泥土、向阳生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胡泊老师在考察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情况
胡泊老师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理论宣讲
胡泊老师在东兰县韦国清故居前讲微党课
针对民办院校党建工作资源分散、学科融合不足等特点,他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党建新模式。作为总支副书记,积极把党课作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的重要环节,积极与二级学院党员培养工作协作,从党课内容的精心打磨,到授课方式的创新设计,结合专业优势融入其中,让党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先后为全校和二级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和预备党员上党课10余次,同时,他还充分发挥二十多年党务工作经验,积极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实践指导,在思想引领、成长规划等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这一系列做法为民办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胡泊获第二届广西高校党务工作者基本功大赛(民办院校组)教师党支部书记组一等奖
在2024年广西高校党务工作者基本功大赛中,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脱颖而出,他以党建案例《构建“五融五强”新格局 打造党建与大思政课融合教育新品牌》和微党课《“我”是谁?——保持清醒头脑 站稳政治立场》的精彩展示与授课获得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卓越风采。2021年,主要参与撰写的工作案例《共建理论宣传平台,共享红色精神,共做红色基因传承人》收录进《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创新工作典型案例》。
三、薪火相传显担当: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在青年教师成长的道路上,胡泊老师始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以身作则,以“薪火相传显担当”的精神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是青年教师心中知行合一的师德典范。他将青年教师培养视为己任,时刻关注着他们在教学、科研中的困惑与难题。每当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他总会苦口婆心地指出,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用耐心和专业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他还坚持定期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仔细聆听每一堂课,课后与青年教师深入交流,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把控,从知识的传授方式到与学生的互动技巧,都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作为结对被帮扶的青年教师,2022年入职的梁雪倩老师对胡泊老师这位导师很是感激:“在我初入职备考高校教师资格证抓耳挠腮时,胡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珍藏的备考资料,推荐了大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宝贵资源平台;参加教学比赛时,从选题打磨到课件设计,从教态调整到录制细节,胡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日常工作中,胡老师总能及时察觉我的问题并一语中的地进行指正和勉励......”
胡泊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在AI辅助教学、AI进课堂热潮席卷教育领域,各类课改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胡泊老师有着独到且冷静的见解。他指出,看似新潮的AI技术确实能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如智能备课、个性化学习反馈等,但青年教师若盲目跟风,一味追求技术应用,容易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境。因此,他认为青年老师不妨主动“落伍”一些,暂时放缓追逐技术潮流的脚步。多花时间沉浸在经典教育著作与前沿理论的阅读中,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在理论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沉淀教学智慧。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被技术牵着走,真正回归教育育人育心的初心,实现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学。
四、结语
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从坚守国防阵地到守卫思想阵地,胡泊用半生时光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致力于让党的创新理论“活”在学生心间,让红色基因“燃”在青年教师胸中。在思政教育这条充满挑战与使命的道路上,胡泊老师始终脚踏实地、坚守正道、奋勇前行,正如他的个性签名所言:“功不唐捐,行不由径”。